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不溶性膳食纤维检测

不溶性膳食纤维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2 08:20:56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不溶性膳食纤维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不溶性膳食纤维检测的意义与重要性

不溶性膳食纤维作为膳食纤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肠道健康、预防慢性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主要来源于全谷物、豆类、蔬菜等植物性食品,能够增加食物残渣体积,加速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随着现代人对健康饮食关注度的提升,食品、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的研发中对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精准检测需求日益增长。通过科学检测,可以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质量控制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同时为产品标签声明提供可靠依据。

检测项目与内容

不溶性膳食纤维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 总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测定:通过特定方法分离并定量样品中不溶于水的纤维总量,通常以质量百分比表示。

2. 成分分析:区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不同组分的含量比例,用于研究纤维结构特性。

3. 理化性质检测:包括持水性、溶胀性等指标,反映纤维在人体内的功能性表现。

4. 纯度检测:排除淀粉、蛋白质等干扰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5. 功能性评价: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如代餐食品)评估其生理效应。

主流检测方法解析

目前国际通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酶-重量法(AOAC 991.43):通过α-淀粉酶、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依次水解样品,过滤残渣后干燥称重,适用于各类食品基质。

2. 洗涤剂法:使用中性洗涤剂或酸性洗涤剂分离纤维组分,常用于饲料和粗纤维分析。

3. 近红外光谱法(NIRS):基于特征光谱建立预测模型,适用于快速、无损的工业在线检测。

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配合示差折光检测器,可定量分析特定纤维组分。

5. 质谱联用技术:用于复杂基质中微量纤维成分的精确鉴定。

国内外检测标准体系

检测标准的选用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 国际标准:AOAC 991.43、ISO 6865:2000等为行业通用基准方法。

2. 中国标准:GB 5009.88-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详细规定了酶-重量法的操作流程。

3. 行业规范:药典方法、保健食品检测规范等对特定产品有补充要求。

4. 仪器方法标准:如GB/T 35818-2018规定近红外法的应用条件。

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酶活性、温度(37-60℃恒温)及pH值(6.0-7.8),同时通过空白试验和标准物质(如纤维素对照品)进行质量控制。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检测热点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